我们在防控疫情的同时
网络风险问题也要不容忽视哦~
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,更面临着个人信息、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加强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。


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当涉及到个人信息,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,不可随意透露如身份证号这样的重要个人信息,更不能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基本信息,以防被不法分子盗用,对本人造成损失。
对于网上兼职等,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,我们应该仔细甄别网站资质,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,并谨慎填写个人信息。当我们找到兼职后,不要忘了将招聘网站中的个人信息隐藏或者删除。
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,个人信息一定要保护好。
网络贷款凡是声称“无须抵押、无须担保、放款速度快”的,要求缴纳“包装费”、“解冻费”、“保证金”等各种手续费的,声称银行卡资金流水不足的,要求验证还款能力的,一律为骗子!
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,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。此外,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,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。随着学生网贷的平台增多,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借款掉入分期陷阱。

1.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,一些借贷平台的假劣广告利诱大学生注册、贷款,文案上写着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上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困难,实际上,这样的高利贷、诱导贷款、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“连环贷”陷阱。
2.学习关于理性消费的相关知识,树立科学的消费观,不攀比,不炫耀,合理消费,适度消费,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学会正确辨别优质合法的金融服务,谨防陷入高利贷陷阱。
一定要避免进行网贷和校园贷
网络购物
当下青年学生热衷的消费方式
但是也经常面临着一系列问题:
卖家怎么还不发货?
网络代购靠谱吗?
买到假货怎么办?
货物中途损坏怎么办?
面临纠纷怎么处理?


1、寄钱转账需提防谨慎,保持冷静的思考,提高防范意识。
2、确认联系方式真实性,对于联络方式,可以拨打114核实对方地址的真实性。
3、确认网站网页的真实性。
4、依法保护: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,根据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大小,处三年以下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切记一定不要盲目相信网络购物,在买东西前一定要擦亮眼睛,也不能相信所谓的退款,一定要对信息进行确认。
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谣言,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、目的性的话语。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,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。因此许多国家把打击网络谣言作为谣言治理的重要内容,综合施策、严厉打击。


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,主要分为三种:
一是民事责任,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。要承担停止侵害、恢复名誉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。
二是行政责任,即如果散布谣言,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,或者公然诽谤他人的,尚不构成犯罪的,要给予拘留、罚款等行政处罚。
三是刑事责任,即如果散布谣言,构成犯罪的要依据《刑法》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
所以各位小伙伴们一定不要在犯法的边缘疯狂尝试呦~
临近开学,便捷的网络订购机票、火车票方式,现已成为不少学生订票的首选,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设置骗局。

1、通过正规渠道订票,勿信“低价票”、“折扣票”等虚假信息,莫从陌生人手上购买。
2、收到好友帮忙购买机票等信息时,一定要多方核实情况,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。
3、收到航班延误、取消短信时,不要直接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电话号码,应向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或机场工作人员询问。
4、切记退票、退款时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,更不需要先行汇款。
5、在下载各类抢票、购票软件时,需通过官网或正规应用商店下载,避免感染木马病毒。
6、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,切勿泄露个人信息,特别是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。
各位小伙伴们购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呦~
网络安全问题
一直都存在我们身边
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擦亮眼睛
防微杜渐
增强网络安全意识
提高识骗防骗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