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期安全(三)丨增强防溺意识,远离危险水域
 

居家防疫不放松

在外安全需谨慎

冬季天气寒冷

河道、沟渠、水库等部分都已结冰

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非常危险

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

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干货吧~

冰面存在的风险


 

1、冰面光滑、易碎,冰水寒冷,一旦落入冰窟,施救难度大。

2、冰面承重能力用肉眼无法测量,一旦冰面破裂非常危险。

3.流动河道的冰面下,会形成2~3厘米的"真空"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,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异常危险。

做到"四不要"


1、如果想溜冰,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,不要溜"野冰"。

2、不要到无人监管的江河、溪流、山塘、水库、不明水坑边玩耍。

3、在北方初冬、早春季节,不要在冰面行走、奔跑或滑行。如果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,冰面很容易断裂而发生危险。

4、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,不要惧怕逃离或者贸然下水施救,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。

落入冰窟后如何自救


 

 

还有部分水域未结冰

户外"野游"隐患大

游泳者容易发生脚部抽筋

滑入河底和被水草缠绕等情况

安全隐患极大

同时,此类水域多地处偏僻

也没有配置任何救生设施

一旦遇险更难得到及时救助

切勿认为自己会游泳

在水中就很安全

野外区域存在的风险

1、水底状况异常复杂,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,容易缠住人的脚


 

2、江河岸边有一些延伸、缓冲区域,孩子在此玩耍游泳时,容易滑落到深水区。

 

3、有些水库、河道底泥松软,人容易陷入泥沼而无法动弹。


 

4、有的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,水下却暗藏漩涡,很容易把人冲走。

 

如何施救溺水者

1、如果发现有人溺水,首先要大声呼救,叫更多的人来帮忙。

2、发现溺水者后,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,如绳、竿、木板、救生圈等救人,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。

3、需要下水施救时,一定要大声告诉他:"不要惊慌,有人在救你"。

4、下水救人时,不要从正面接近,防止被溺水者抓、抱。若被抱住,应放手自沉,溺水者便会放开。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,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,然后握其右手,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,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。


5、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,不应轻易下水,应呼救或报警。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。

加强预防的同时

也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

意外发生时

救人刻不容缓
急救知识和技能

1、迅速救上岸: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,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,使其面部露出水面,然后将其拖上岸。

2、清除口鼻堵塞物:让溺水者头朝下,撬开其牙齿,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。

3、倒出呼吸道内积水:救人者半跪,顶住溺水者的腹部,让溺水者头朝下,拍背。

4、人工呼吸: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进行人工呼吸,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。

5、吸氧:现场有医疗条件,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。条件不足的,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。

6、脱下外套: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,要尽早脱下,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,产生低温伤害。

安全重于泰山

我们要重视自身安全

不要随意"野游",溜"野冰"

千万不要以身试险

 

 

关闭窗口